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农历 甲辰(龙)年三月十九
导航菜单
登陆  注册
  议政建言 大会发言 文章详情

关于我区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16/03/10          点击量:51810         来源:临桂区政协城建经济界别         作者:李永超

关于我区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临桂区政协城建经济界别  李永超

为探索一条新常态下适合临桂区情民风的乡村建设可持续性发展路子,按照区政协主席会议的工作安排,201512月中旬,在区政协副主席以善梅、汪厚章的带领下,临桂城建经济界专题调研组赴恭城县考察了红岩、矮寨等特色乡村,并先后实地察看了中庸、宛田、南边山等乡镇村屯,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有关部门领导的情况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背景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区以“美丽临桂·清洁乡村”活动为总抓手,投入了4.5亿多元,通过开展“一事一议”、“三改”、“三化”、“铁路沿线的环境综合整治”、“普惠制新农村及巷道硬化村建设”等乡村建设工作,使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改善,成效可观。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让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在乡村建设中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将是我区下一阶段农村工作值得深思的重点课题。

(一)理念问题。由于存在生态意识偏差,在乡村建设中定位不准,不够注重科学规划、不重视生态文化的传承、不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大多缺少当地民俗民风的文化特色和亮点以及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上还有待加强,存在“千村一面”现象。乡村建设不是把农村变成城市,在建设乡村绿化、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时,有照搬城市设计套路的现象,一味追求“高大上”和盲目攀比,资金缺口本来就很大致使路子越走越窄、越走越艰难。

(二)污垃问题。一是农村脏乱差问题仍然突出。2015年区“美丽办”减少考评打分次数后,很多乡镇对环境卫生工作有所放松,“脏”、“乱”、“差”问题反弹严重。二是污垃处理方式相对滞后及后续管理欠缺。全区大多数乡村的垃圾由村屯收集后再运到乡镇统一转运或处理,每年垃圾处置费给地方政府带来不少压力。目前全区已建成的农村污水处理站有65个,村屯垃圾焚烧炉179个,因工艺落后、选址困难、维护和成本等原因,大部分污水处理站难以正常运行,垃圾焚烧炉95%以上已停止使用,成为摆设,造成资源浪费。三是有些村屯畜牧养殖技术不达标,养殖场建设起点低,规模小,标准不高,排污设施不全,甚至只建不用,造成环境污染。   

(三)资金问题。一是资金分散。各级下拨乡村建设的各项资金不少,但缺乏统一管理,整合不够。二是资金缺口较大。全区高标准示范村虽已进入收尾阶段,但仍有400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问题尚未解决,各种新项目又跟着上马,造成资金缺口如滚雪球般增长,制约着乡村建设的开展。三是资金下拨不平衡。虽然我区乡村建设投入总量上不断增加,但没有妥善处理好普遍受益与重点投入、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关系,示范村与一般村屯的投入差距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四)机制问题。一是联动与配合机制还不够。一些乡镇和部门应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办法不多,特别是面对用地、增收等难点问题时,缺少创新突破能力。二是激励机制不活。在实施乡村建设中未能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干与不干一个样,激励群众参与效果不明显。三是群众主体作用较弱。村集体组织不健全,主体责任不明确,缺乏战斗力,村级经济无家底,通过生态方式增产、增收的渠道不多,缺少发展后劲。

(五)宣传问题。在宣传发动工作上缺乏深度和高度,载体不多、平台不多、手段不新,未深入人心,甚至有的群众认为这是政府的事,出现“政府干、群众看”的现象。

二、几点建议

乡村建设,认识是前提,规划是龙头,产业是支撑,投入是基础,政策是动力,农民是主体,领导是关键。要立足于当下,更要谋划长远,构建可持续性发展的政策框架。

(一)提高认识,科学规划。一是转变观念。乡村建设不是把农村变成城市,而是按照农村的各个不同特色而建,在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放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重要内容,最终实现农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二是要谋求长远。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持久工程,按照“富规划、穷实施”的原则,先从软硬件优越、群众积极性高的乡村入手,实事求是地制订实施计划,引领示范,分步分批实施,稳步推进。三是要凸显个性设计。乡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要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特色,对村庄进行梳理分类,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秉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土韵味理念,努力打造乡村的品牌和特色;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能生搬硬套城市模式和他乡风格,一味追求高大上,要利用和保护好古树古宅古建筑,搭配周边精美树种就近移植,既节约开支,又易见成效。

(二)强化主体,尊重民意。乡村建设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经营,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要把调动群众参与作为重点来抓,要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按照群众意愿开展,集中群众力量推进,走低成本、低资源消耗、不加重农民负担、以农民为主的路子,不断完善“一事一议”制度,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发动群众出资投劳。同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把农村党组织建设好,把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好,让党员干部成为干事谋事的传话筒和实施者,通过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村民主动参与,确保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调整结构,增加收入。要加强农民增收的引导和扶持,大力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发挥重点项目的支撑作用,把项目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招商选资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突出发展畜牧业和蔬菜产业,全面提升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同时,积极引导建设一些能影响和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特色精品、农业观光、徒步旅游、水库钓鱼、休闲农家乐、农耕文化体验等项目,使乡村建设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和经济支持。

(四)资金整合,加强投入。一是注重财政引领。应尽快出台完善相关“以奖代补”配套政策,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切实加大专项建设投入。二是整合资源。财政、发改等有关部门,要抓住资金预算和“十三五”项目规划的有利时机,抓紧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充分整合涉农资金用于乡村建设,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成一个。三是加强后续管理。将农村巷道保洁、绿化养护、污垃处理设施运行等管理经费列入当年财政预算,确保各项措施、设施的正常实施和运转。四是最大限度利用社会资金。要完善金融支持政策,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多种形式参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项目开发;支持民间资本以BTBOT等形式,参与农村安全饮水、污水治理、沼气净化等工程建设;坚持自愿捐赠、尊重意愿、公开透明的原则,动员本村屯在外地的工作人员及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士为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

(五)巩固成果,深化改革。一是区“美丽办”对城乡环境整治要持之以恒、敢于创新,不断巩固和提升“洁净临桂”工程成果,加强和规范村屯环境整治,大力引进深化农村“三改”“三化”及堆肥、沼气等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实用技术,加强典型示范,分步推广,争当自治区排头兵。二是提升污垃处理设施档次。山西、辽宁、河北等地农村实现了垃圾“园林式”处理,其成本低、回报好、无污染,处理设施能自动将生活垃圾分类,垃圾再生资源能回收利用。恭城县农村污水处理采取的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因地制宜选择不同处理模式和工艺,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要逐步提升和改造现有污垃处理设施,淘汰落后处理工艺,做到污垃处理节约化、生态化、资源化。三是强化生态建设法制保障,坚决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六)加强宣传,正面引导。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使社会各界形成共识。组织刊发一系列具有指导性和引导性的正能量文章,暨表彰乡村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单位、企业,又敢于曝光各种与生态农村建设背道而驰的行为,扩大“以奖促建、以罚促治”政策影响面,利用农闲、节日、集市和歌圩开展乡村建设宣传,使农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收到潜移默化中受到生态理念的教育。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桂区委员会
技术支持:桂林欣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桂ICP备 15003078号-1 桂公网安备 45031202000144号
广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央网信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