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农历 乙巳(蛇)年四月初七
导航菜单
登陆  注册
  临桂文史 文史风采 文章详情

《临桂县志》编纂史

发布时间: 2017/08/16          点击量:13619         来源:谢德裕 文/摄         作者:谢德裕 文/摄

临桂县(今桂林市临桂区 ,下同)历史上曾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996年和2015年共编纂了4部县志,纵观临桂县编纂县志的历史,有如下几个特点:

父子领职编小志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临桂知县张遴因“奉修《广西通志》,宪檄催取县志,急如星火”,临桂县无以为报,乃以本邑孝廉潘宏澍及其子潘毓捂应修县志事。潘氏父子领职之后“遍购遗编,广搜残简,采见闻,参传记,集成《临邑小志》”以报当事,算是完成上级催取县志之事了。过后知县张遴说:《临邑小志》“中多缺略,未克成书。”次年《广西通志》告成之后,又将《临邑小志》再为纂辑。张遴说:“参以郡乘,缺者补之,略者增之,最后更得邑孝廉杨君文芳核其义类之未安,益其条目之未备,正其称引之未当,补其叙者之未详,分为十卷,括以《小序》。”此《临邑小志》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审、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地方志》月刊主编、地方志专家诸葛计先生(临桂人)说,他没有见过《临邑小志》。我们也用心寻找此志,但至今未果。《桂林市志》(1997年版)说 10卷《临邑小志》已不存。《临邑小志》为应付上级急如星火催取仅用一年的时间,仓促编修实在难成县志。知县张遴、孝廉潘宏澍在其序中称《小序》和《临邑小志》,不称《临桂县志》是有道理的。

编志少成书晚  临桂自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始安县起,至2016年已有2127年历史。自三国至清末1600年间,临桂一直是郡、州、路、府的治所所在地,元至民国期间,广西省亦设治临桂,故临桂有桂郡首邑之称。自唐乾宁二年(895年)赵观文为广西夺得首个状元起,至清末的1000多年间,广西共有10位状元,其中赵观文、裴说、王世则、陈继昌、龙启瑞、张建勋、刘福姚等7人是临桂县人。明清两代,广西中进士者711人,临桂占242人,高居广西各县之首。陈继昌,从嘉庆十八年至二十五年(1813--1820年)的 8年间连中三元,成为清代仅有的两个三元及第者之一。从光绪十五年至十八年(1889--1892年)科举共开三科,临桂县有张建勋、刘福姚两人中状元,其中壬辰(1892年)科,除了一名状元外,还有7人同中进士。所以当时在北京的临桂会馆前门上挂有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的对联,一时成为佳话流传。

临桂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处于广西较为先进的地位,但临桂编修县志的次数比邻县要少,成书也晚。国家撰史,地方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据史料记载,明代全国共有县级以上建置单位1550个,修成志书2892种,平均每个单位修成志书1.8种。而作为桂郡首邑的临桂县在明代修志竟然是空白,实在是不可思议。而建县晚,地域小,人口少的蕞尔小县义宁县(解放后并入临桂县)曾于明代成化、正统、嘉靖年间三次纂修《义宁县志》,其县志比《临桂县志》早360多年问世,清道光元年(1821年)义宁县又修了一部县志,民国32年(1943年)又由谢雨田主修《义宁县志》,后因沦陷不能刊印,仅存残稿。灵川、兴安、全州、灌阳、恭城、荔浦、阳朔等县编修的县志也比临桂早1292年修成。临桂人杰地灵,物阜民丰,是一等大县,却修志次数少(解放前仅编纂了2部县志),成书时间又滞后,这样反常的原因是什么,目前尚不清楚,成了一个待解的历史之谜。

布衣朱公任总纂  临桂县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始修县志。知县蔡呈韶在《临桂县志》序中说:己未冬(1799年)大中丞谢公持节按西,甫下车,即有修通志之举,而胡雒君先生以江南名宿,实主志局,邑贤辈亦檄入分纂。谢启昆于17991802年任广西巡抚,刚到任即在秀峰书院设局修《广西通志》,聘请安徽桐城学者、方志专家胡虔,亦名胡雒,实主志局。临桂县也有贤辈朱依真等人参加《广西通志》的分纂工作,为了加强临桂的修志力量,谢启昆还派胡虔挂任《临桂县志》总纂。胡虔时任谢启昆的幕僚、秀峰书院山长,《广西通志》总纂,公务繁重,再任《临桂县志》总纂实难为力。接任蔡呈韶知县职的金毓奇在县志序中说:《临桂县志》后来是胡雒君先生总其成。说明胡虔只是顾问,而大量的工作还是由朱依真等人完成的。《临桂县志》真正的总纂应是邑人布衣朱依真。

朱依真生卒年月不详,临桂县人,靖江王后裔。他笑傲红尘,终身不仕,以布衣自赏。潜心钻研十七史,嗜声律精诗词。朱依真嘉庆三年(1798年)应聘主纂《临桂县志》,嘉庆七年(1802年)成书。”“嘉庆七年(1802 年)十一月(12月)蔡呈韶、金毓奇、朱依真等纂修《临桂县志》完稿。(《桂林市志》1997年版)说朱依真主纂《临桂县志》是实是求是的。

朱依真乃一布衣,但他有才华,知县蔡呈韶不任人唯仕,大胆启用平民为总纂,亲自上门请他出山,一向高傲的朱依真欣然应邀。于是在县学(今榕湖小学内)设局修志。

蔡呈韶聘请来的修志人员还有学正、知县、训导、教谕和举人、生员 36人。朱依真一面自己呕心沥血,一面要求其他修志人员废寝忘食编修。在大家的努力下,临桂县第一部32卷,内容为35门,体例颇为精审详密的县志仅用四年时间就付梓告成。

世间万物难有十全十美的,体例颇为精审详密的嘉庆版《临桂县志》后来有人评说:其艺文部分,仅收桂人之著述,不录他县他省人有关桂林之著述,则未免囿于地域之见太甚,使人有偏狭之感,且使有关桂林之文献未能全面反映出来,殊觉可惜,亦为其体例未尽善之一例。

知县躬行修县志  临桂县第二部县志是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始修,由知县吴征鳌任总裁。吴征鳌,福建省候官(今福州市侯官区)人,进士,光绪十七、十八年(18911892年)任临桂县知县,后署理左江兵备道桂林府知府职。浔州府学教授黄泌和翰林院编 修曹驯两人任总纂。吴征鳌在序中说:光绪壬辰岁(1892年),余承乏是邑,议定规章,采访事实,笔削体载则黄霞君学博,搜访编雔则曹谨堂京卿。他亲自审定志书的篇目,参与核对史实,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总裁。志书分校有三品衔道员江南江宁府知府刘名誉、四品衔四川补用知州唐安仁,还有知 县、同知3人,举人2人,禀员、副贡各1人共9人。采集人员有知县1人,贡生2人,监生1人,军功1人共5人。《临桂县志》光绪版资料止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历时13年,临桂县的知县换了十二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成书时的在任知县是夏锡爵。但升任桂林府知府的吴征鳌仍在公余之暇,曹京卿出示志稿,因得全豹管窥。他评论志书其考证之精,体例之正允,足补胡(虔)朱(依真)二公所未逮。《临桂县志》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刊刻出版,全书共32卷,90余万字,县境图5幅。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版《临桂县志》内文部分  

根据 2006  5 月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临桂县决定在编纂《临桂县志》(1991--2012 年)时整理影印出版古《临桂县志》。《临桂县志》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版继承了前志的长处,又补充了自清嘉庆五年(1800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一百多年间的史事,所以《临桂县志》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版成为临桂县此次抢救古籍的首选。在整理影印《临桂县志》时,专家和工作人员继承了中国古代文献整理的优良传统,保留了古籍的原貌的同时,在整理的形式和方法上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树立精品意识,有所创新。采用上海图书馆藏原刻本《临桂县志》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版为影印底本,全书 90 多万字,分一、二册装订,2013  11 月由广西人民 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桂林市影印出版的第一部清代县志。

众人修志众手成书   一部县志是一个县的百科全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编纂县志是一县巨大的系统的文化工程。所以编纂历部《临桂县志》临桂县都投入了很多的人力。

第三部县志于19859月启动,此志资料止于1990年。199610月第一版由中国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 32 篇,124 章,140 万字,图片 70 多幅,修志历时 10 年。此部志书编纂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委员、顾问 21 人,县志办公室人员 7 人,主编、副主编、编辑、摄影、打字 18 人(其中有数人兼职),为志书提供稿件和系统资料人员 122人, 3600 多个日日夜夜,编纂人员经冬历暑,无论晨昏,在收集 1000 多万字资料的基础上,精心编纂,数改篇目,三易其稿,方得成书

第四部《临桂县志》(1991--2012 年)编纂委员会有过几次调整,2013 年有名誉主任、主任、副主任、委员 47 人,办公室 3 人,主编 6 人,副主编 5 人,总纂、副总纂 6 人,编辑 12 人,工作人员 6 人(其中有数人兼职)。全县 124 个单位提供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和影像资料。各有关部门参加收集资料和写稿人员 123 人。还有很多无名工作者为志书做出了默默的奉献,此志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纵观临桂四部县志成书,离不开县主要官员的支持和各方面的配合与协助,临桂县志的成书再次印证了众人修志,众手成书的真理。最后一部县志出版发行2004 年临桂县启动续修《临桂县志》,按照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全区第二轮修志其下限为 2005 年。2012 年县志编纂委员会 重启修志工作,调整临桂县志下限为 2010 年。2013 年元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临桂县改设桂林市临桂区。临桂撤县设区,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县内人士希望把修志年限下延至 2012 年,以使县志不漏下两年,经临桂县人民政府请示,报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批准。2013  8 月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同意续修《临桂县志》下限延至 2012  12  31 日。为此临桂县增加县志编纂人员,追补修志经费。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发文,要求各有关单位认真收集补充 2011  2012 年的入志资料,并按时交县志办公室。经过所有编志人员呕心沥血的辛勤劳动,志书于 2014  12 月通过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终审验收并获“良好”等级。《临桂县志》(1991—2012年)以“临桂速度”(桂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在复审《临桂县志》时的评语)完成了修志任务。


《临桂县志》《临桂年鉴》书 

临桂县最后一部县志《临桂县志》(1991—2012年)全书220万字,30篇,121章,志书图文并茂,彩图190多幅,随文插图360多幅。此志是临桂县1991—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百科全书,分上、下卷,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1512月在临桂区人民政府举行了志书首发式。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桂区委员会
技术支持:桂林欣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桂ICP备 15003078号-1 桂公网安备 45031202000144号
广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央网信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