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农历 乙巳(蛇)年四月初七
登陆
注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桂区委员会
网站首页
政协概况
新闻动态
议政建言
提案工作
临桂文史
委员故事
学习园地
临桂掠影
网上交流
×
登陆
没有账号?
点击注册
导航菜单
登陆
注册
网站首页
政协概况
新闻动态
议政建言
提案工作
临桂文史
委员故事
学习园地
临桂掠影
网上交流
临桂文史
文史风采
文章详情
【临桂文史】会仙镇清真食品---旧村板鸭
发布时间: 2018/12/08 点击量:3318 来源: 临桂政协 作者:陶 芳
山尾村委旧村是会仙镇唯一的少数民族回族村。该村位于会仙镇北,距离镇上3公里,地势平坦。全村现有住户43户,人口222人,村民十分勤劳,春、夏、秋季主要种植白菜、番茄、西瓜、水稻等农作物,到了冬季,家家户户加工做板鸭。
一、板鸭的来历
风味独特的旧村板鸭,从清朝开始记载,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旧村祖传的“一绝”。据《广西回族历史与文化》书记载:“民国时期,每年都大量供应桂林城乡市场,在回汉族群众中享有盛誉。”旧村板鸭,何以称“板鸭”,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据传说,早先,旧村有一人家,一天宰了几只鸭子,将鸭子退毛、开胸等搞干净后挂在屋檐底下。过了几天,鸭子被北风吹干了,然后将鸭子取下焖炒吃,吃起来感觉到有一种独特香味。此事-传开,旧村各家各户都学样,将杀好的鸭子风干后再吃。后来,有人为了使鸭子风干快,将搞干净的鸭子放在板子上,将鸭子板平,再行风干,久之,逐称之为“板鸭”。板鸭是旧村人的集体智慧和长期不断地摸索改进,创出的独具民族风味的食品。
二、板鸭的特色
旧村板鸭之所以闻名遐尔,关键是味道鲜美,独特,不肥不腻,皮脆可口,且具有滋阴补肾、益牌健胃等功能,可谓天下美食之一,现已成为家庭、饭店筵席上的一道上等菜肴。旧村板鸭不仅是待客佳肴,更是馈赠来友的绿色食品。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都喜爱以板鸭下酒,边喝酒,边将板鸭细嚼慢咽,其味无穷。
旧村板鸭烹饪时,可蒸可焖,也可做火锅,其中冬笋焖板鸭,是筵席上的一道特色佳肴,深受欢迎。老年人不便啃咬,可将板鸭蒸透蒸软,而后再配以佐料,焖片刻起锅,既软和又保留腊香味,真令老人垂诞欲滴,百吃不厌。
三、板鸭的制作
旧村板鸭,选择冬天(一般是农历九月底十月初开始,公历十月下旬)制作,整个过程要经过八道制作工序。
首先是选料,就是选鸭,这是极其重要的把关工序,必须选用本地吃谷子、吃草籽、昆虫、螺丝,且鲜活灵跳的土鸭,俗称“稻子鸭”每只鸭选择在3-4斤之间。鸭小虽嫩,吃起来鸭肉松软无“嚼头”,鸭大则老,嚼起来太硬。
其次是宰鸭(回族习惯叫“宰”而不叫“杀”),这也是有讲究的。按回族传统所需宰的动物,刀要锋利,宰时诵安拉(真主)之名,一刀断喉,干净利索,血液喷射而出,周身畅通,体内不存淤血。按此所宰的鸭,做出的板鸭,味才纯正。
第三,退毛,即拔毛。必须以手工,先将全身粗鸭毛捋净,后再拔细毛,要拔干净,全身光溜。所以拔细毛是很费时费力的。
第四,开肚。剖肚时刀要利,要剖直,不能斜,否则影响板鸭美观。
第五,取“下水”,即从剖开的鸭胸往肚内掏出肠、肝等五脏。这道工序看起来容易,但要熟练且要有一定技巧,否则,不仅“下水”难以取出,还会挤破鸭肠、胆,流出鸭屎、胆汁,影响肉质。
第六,腌制。用盐和香料抹鸭全身,一定要抹匀,否则影响口味,不放其他任何添加剂,一般需腌制一个晚上。
第七,定形。将腌制好的鸭放于干净的平板上,压平,使其平平整整,定形美观。
第八,风干,也称脱水。这是关键的道工序。要掌握好气候,有太阳又有北风,气温在10度左右的天气最佳。在天气好的情况下,需风干半个月时间板鸭才有腊味,但时间过长太干也不好。如遇气温上升又是南风天,就“倒霉”了,腊出的板鸭就会变味。所以旧村人在制作板鸭时,最怕“南风天”。为解决这一难题,旧村人采取先进的“烘房”措施,达到既不受“南风天”影响又能脱水,还能保持腊味。
在整个制作过程的工序中,都要严格注意杀菌和保鲜。
八大工序套10多道小工序,完成一只板鸭,颇讲究技术技巧,也费时费工,而且制作清洁卫生,具有典型的清真特色。遗憾的是,由于缺乏主要商标保护意识,旧村板鸭的商标在2002年已经被外人注册。
四、板鸭的市场
旧村人靠勤劳和智慧,现在每年生产板鸭约在10万只左右。凭着旧村板鸭的响亮品牌和现代信息的运用,旧村板鸭常常在板鸭生产制作期间,就有外地商贩前来旧村收购。除在本地畅销外,还销售桂林市区及广西各地,甚至远销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城市,已成为临桂回族的一个畅销品牌。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桂区委员会
技术支持:桂林欣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桂ICP备 15003078号-1
桂公网安备 45031202000144号
广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央网信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